在毗鄰西長安街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南側,有3座高大的灰色建筑,紅色的“中國職工之家”招牌分外醒目。今年是中國職工之家成立30周年。30年來,從一個招待所到三星級、四星級酒店,再到服務工會、勞模和職工群眾的金字招牌,中國職工之家的發展凝聚了許許多多人的關心關懷和辛勤奉獻,更是圍繞全國總工會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不斷做大做強,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工會企事業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1992年6月18日,經過多年籌建,中國職工之家在西長安街南側拔地而起,完成了由位于地下室的全總機關招待所升級為三星級酒店的華麗轉變。從此,全國各級工會干部到全總機關辦事有了自己在北京的“家”。 在倪志福同志的倡議下,經過上級領導機關批準,自此以后,全國總工會的大型活動、重要會議都選擇在中國職工之家舉行,全國總工會的國際友人也由中國職工之家負責接待。與此同時,地處市中心、緊鄰中央部委、交通便利、服務質量上乘,這些優勢使得中國職工之家也贏得了好口碑,很多大型會議也愿意到這里召開。 1999年對于中國職工之家具有特殊標志性意義:這里首次承擔全國兩會接待任務,成為全國人大黑龍江省代表團駐地。高效的管理、周到的服務贏得了代表們的高度贊譽。我記得,當時收到代表們寫的感謝信,從二樓懸掛到了一樓,長約6米。 然而,隨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全國總工會重點工作的調整變化,中國職工之家的接待能力有些力不從心了。特別是原來設在地下室的大會場,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需要盡快整頓。于是,中國職工之家的改擴建工程提上了議事日程。 經過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處慎重研究,決定在中國職工之家的北側興建一座新樓,完善配套設施。建設資金由全國總工會借款和中國職工之家自籌兩部分組成,借用的資金由中國職工之家負責償還,沒有占用工會經費。 尉健行同志十分關心中國職工之家的建設情況,叮囑要精心組織、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經過嚴格招投標,北京建筑設計院負責設計,中建三局承擔了施工任務。后來,中國職工之家B座的建筑設計還獲得了北京市建筑設計優秀獎,B座建筑工程也獲得了建筑工程質量金獎。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由于種種原因,資金鏈一度中斷,工程險些停工。中國職工之家找了幾家銀行尋求貸款,都沒有成功。作為事業單位,中國職工之家既不能按照銀行規定抵押貸款,也不能擔保貸款,建筑施工資金來源陷入困境。這時,北京銀行伸出了